全国政协委员黄宇光:推进分娩镇痛护理在基层全覆盖

发布时间: 2023-03-08 00:00 点击数:0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协和医学院麻醉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主任委员黄宇光的提案之一,依然是为分娩镇痛发声。他建议,加强县域医疗机构麻醉专科护士培养,推进分娩镇痛护理在基层普及全覆盖

2019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关于印发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名单的通知》,全国遴选出900余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从2018年至今,分娩镇痛试点基地成效显著,分娩镇痛率明显上升。

但在履职调研中,黄宇光发现,基层医院分娩镇痛面临难点:从全国范围而言,分娩镇痛服务区域发展不均衡,尤其是县域基层医疗机构尚处于起步阶段,由于基层麻醉医护人员短缺,分娩镇痛难以常规开展,广大孕产妇舒适分娩的需求难以满足

黄宇光表示,分娩产程通常需持续十几个甚至二十个小时以上,分娩镇痛除了由麻醉医师建立分娩镇痛方法之外,在分娩镇痛过程中专科护理和对母婴安全呵护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急需更多麻醉专科护士参与到高质量的分娩镇痛过程中,才能保证基层医疗机构安全有效开展分娩镇痛。

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调研结果显示,目前麻醉专科护士主要集中在大型公立医院,县域基层医疗机构的麻醉专科护士队伍建制缺失,影响了基层分娩镇痛等麻醉护理工作正常开展。

为此,黄宇光在提案中从三个方面建议

将医疗机构的麻醉医生和麻醉专科护士的医护占比纳入医院绩效考核指标,促进麻醉专科护理队伍的建立和完善。黄宇光建议,从源头抓起,从护校开设麻醉专业课程、增加分娩镇痛等麻醉学时,在实习阶段增加麻醉、产科等临床相关科室的轮转时间。将麻醉专科护士的见习和实习以及毕业后教育纳入麻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规划。加强基层医疗机构麻醉专科护理队伍建设,增设麻醉护理编制,提高基层麻醉专科护士的待遇和晋升机会,提高麻醉专科护理专业队伍的吸引力。

在全国范围将分娩镇痛纳入国家医保目录独立收费,推进快乐分娩舒适医疗在基层医疗机构常规开展,惠及基层百姓。黄宇光建议,将分娩镇痛纳入单独医保收费项目。他表示,分娩镇痛医疗收费项目缺失影响了分娩镇痛在全国医疗机构的普及推广。尽管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和江西等地设立了分娩镇痛医疗收费项目,将分娩镇痛纳入医保单独收费,但是大多数省份的分娩镇痛仍然属于自费项目,客观上限制了分娩镇痛的进一步普及,尤其是在基层医疗机构和经济欠发达地区。

最后,黄宇光建议加大分娩镇痛和舒适生产的科普宣传力度,提高分娩镇痛全程护理水平,普及分娩镇痛护理在基层全覆盖,满足广大民众需求,助力国家三孩政策落地。

“在全社会大力科普分娩镇痛全程呵护的相关知识,对基层麻醉和产科医护人员进行规范化分娩镇痛能力培训,对产妇及其家属进行分娩镇痛宣教,完善优生优育医疗服务管理新模式。”黄宇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