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期妈妈们便秘是常有的事,本以为卸货之后会慢慢好转,但似乎却越来越重,尤其是刚生产完的那几天,便秘的感觉,跟二次分娩一样,简直让人崩溃!那到底怎么样才算产后便秘,应该如何预防与应对呢?
生完孩子后,饮食正常的情况下,产前灌肠的产妇通常产后 2~3 天会解大便,产前未灌肠者可能 1~2 天首次排便。
一旦在产后超过 3 天未解大便,或者排便时有干燥疼痛的感觉难以排出,应注意便秘的出现。
如果便秘持续 3 天以上,则一定要请医生予以适当的处理。
因为便便太干硬难以排出时,可以用开塞露应应急,但切记这不是长久之计。
另外要注意,伤口恢复慢、疼痛感较强的产妇,用了开塞露也别蹲太久,更不能太用力,以避刺激伤口。
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乳果糖等缓泻剂。
乳果糖是由D-半乳糖和果糖合成的双糖,在结肠中乳果糖由细菌酶分解为短链脂肪酸(主要为乳酸和乙酸)、甲烷及氢,这种作用能够降低结肠内PH值并提高渗透压,因而能够刺激肠蠕动并增加粪便中水分含量。
乳果糖到达结肠后会被肠道菌群分解,而几乎不会进入妈妈的血液中,也就不会进入到乳汁中,所以不会影响到宝宝。因此哺乳期吃乳果糖治疗便秘是比较安全的,也不影响哺乳。
如果便秘症状并不严重,建议先通过调节生活方式来改善。合理的膳食、多饮水、运动、建立良好的排便习惯是改善便秘的基础措施。
在月子期间,妈妈们可根据自身恢复情况,尽可能的早下床活动,通过运动能够促进肠道的蠕动,帮助肌肉恢复紧张度。温毛巾或热水袋热敷下腹部,并配以按摩,每天3次,每次20分钟。
在保证营养均衡、全面的同时,要多增加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比如:坚果类、豆类、水果蔬菜等;少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如浓茶、咖啡、辣椒等。
有便意时要及时排便,以防便便在体内堆积过久,造成便秘。每天定时排便养成习惯,以后排便自然就会顺畅许多,便秘的症状就会慢慢得到缓解。
产后42天是盆底肌恢复的黄金时期,所以建议妈妈们在出月子以后,去医院做全面的检查,再根据检查结果及时的做盆底肌康复、腹直肌等康复治疗和训练。
最后还要提醒各位妈妈们,不要因为伤口而精神过度紧张或过度焦虑,要放松身心,调节好自己的心态、情绪也有利于缓解便秘哦。产后便秘不好受,但妈妈们也不要害怕它,按照正确的方法去做,一定能够很快克服排便困难。